最近,朋友推薦我看一部網大,嚇得我后退三尺,果斷拒絕。 他不死心,又給我念了一串Title:國內首部先鋒黑色童話系列電影,我又退三尺,繼續搖頭。 朋友重重地嘆了口氣,說:有男男,女女,還有裸戲和......你懂得!我遂問他要了優酷會員的密碼賬號,懷抱一筒紙巾,懷著激動的心情點開了這部名為《末棧》的電影。 遺憾的是,四部作品,我一口氣看完,一節紙巾也沒用到;幸運的是,我沒有錯過這部號稱“成人童話18禁”的先鋒電影,并且我決定,鄭重的把她介紹給你們。 1 論影像風格 東方版“蒂姆·波頓式”哥特風 《末棧》共有四部:《末棧之怪筆新娘》、《末棧之黑水》、《末棧之望子成龍》以及《末棧之重生》,四部作品故事雖有不同,但風格卻一脈相承,頗具“蒂姆·波頓式”的哥特風。 提及“哥特”一詞,往往與黑暗、壓抑、恐懼及神秘等元素沾邊。可以說,哥特就是一種以人類精神世界的陰暗面作為基礎與出發點,來深入探討關于死亡、痛苦、寂寞等主題的風格。 鬼才導演蒂姆·波頓的《剪刀手愛德華》《斷頭谷》《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等作品,都彌散著濃郁的哥特風,但除了黑暗和壓抑,更具深思。 《末棧》也恰有此氣質。昏暗的地下室,怪異的科學家,具有黑魔法力量的雙胞胎...,無論場景還是人物,都彌散出一種末世的怪誕詭異,但又不止于此。 導演沈文帥顯然是想通過這些極具重金屬感的黑暗載體,來構建一個多重的恐怖、荒誕、神秘交織的夢境。雖距離蒂姆·波頓對“哥特”風的游刃有余尚有距離,但就國內電影而言,這次風格上的先鋒嘗試,尤為新鮮,也做到了及格以上。 2 論人物故事 80后經典動畫人物“怪誕”重生 較為西化的風格外殼下,《末棧》的人物和故事都是東方獨有的。 影片以大眾熟知的神筆馬良、邋遢大王、葫蘆娃、小龍人等經典動畫為藍本,以神秘酒店末棧為載體,讓“各路妖物”相逢在此,腦洞大開的構架了一系列原創現代版寓言黑色童話,用以揭示人生真理或刻畫社會現實。 比如在《末棧之黑水》中,影片犀利的揭示了網絡暴力的危害,抨擊了鍵盤俠,在《末棧之望子成龍》中,影片則以夸張戲謔的手法,將矛頭對準中國教育問題,對“楊永信”式學校進行了痛斥,并深刻思考了教育應該強調共性還是個性的問題。 《末棧》系列的核心人物有7位:蜥蜴人老板盧舍、失憶少女伊一、美女僵尸艾爾、科學怪人太乙、失意編劇沈洛、末棧守護者黑貓白貓以及黑魔法雙胞胎丁丁當當,這7位人物在《末棧》經歷著相同的故事,表現著不同的人生。 看完最后一部,我有一個腦洞大開的想法,但未得到編劇和導演證實:黑魔法雙胞胎是藏在心里的惡魔派自我,黑貓白貓是找尋事實真相的探索派自我,太乙是探尋世界更多可能性的嘗試派自我,沈洛是宅在自己世界的安全派自我,艾爾是忘憂而呆滯的遺忘派自我,盧舍是看透人生真理的解脫派自我,而伊一是懵懂好奇問天問地問自己的真實自我......,《末棧》其實是講述7種人格相處的故事。 3 論思想內核 看不懂的童話才是成人世界的真話 比起“成人童話18禁”這樣迎合市場噱頭的slogan,其實我更喜歡《末棧》的另一句slogan:看不懂的童話才是成人世界的真話。因為這句看似高深莫測的話,其實就是這部成人童話的內核所在。 童話往往是拍給孩子看的,但《末棧》這部童話,絕非輕易能看懂,比如在《末棧之望子成龍》中,一心希望兒子龍龍成才的母親和龍龍本人,臉上都畫著濃厚的白色油彩,極為詭異,看童話的孩子們不會讀懂這種詭異。 但作為成人的我們只要稍加思考,就能頓悟: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種表現手法,母親和龍龍都非他們個人,而是象征著中國臉譜化的一類人。借由這種乖張的方式,影片顯然是想刺痛成人世界的神經。 不得不說,這對習慣于接受“直給”的大部分影迷來說,方法不怎么討喜,在給《末棧》的差評中,有許多是說看不懂的。然而,成人世界豈是我們可以輕易看懂的? 踽踽獨行于紅塵中的我們,面對世事,往往都是初看不懂,再看略懂而笑,深看無奈而哭,回看灑脫又笑的。《末棧》的表達,認真觀影的話,至少可以感受到前三個過程。 噱頭十足的人物故事,對經典動畫的顛覆性解構,對社會現象鞭辟入里的戲劇化諷刺,《末棧》不錯的點擊量或許與這三個元素息息相關,但對我而言,這部影片更大的魅力在于:對成人世界毫不留情的揭示,以及對終極孤獨的思索探尋。 最后,附上由北京東方全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筋斗云(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合眾影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筋斗云(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青春夢工廠影業有限公司宣發,沈文帥執導,香港實力派老戲骨林雪,人氣新星劉穎倫及李天重、孫婉婷、李晗、陳俊豪、李斯羽等人主演的《末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