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解決的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動力問題,結合到中國女性發展的具體實踐中,創新發展是引領女性發展的原動力。唯有創新發展才能讓女性不斷進步,婦女事業再創輝煌。本文作者指出,在追求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的過程中,女性發展需要理論、制度、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創新。其中,理論創新是女性發展的牽引,制度創新是女性發展的保障,科技創新與女性發展相輔相成,文化創新則是女性發展的軟實力。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集中體現,也是“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靈魂。其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原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在總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這個最大的國情時,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種重要判斷:“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P> 何謂創新?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強調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動和不變的,變化是自然和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禮記·大學》中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同樣也讓人意識到變化和創新發展的必然性、連續性和永恒性。偉大的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曾這樣表達自己畢生的追求:“有兩種東西,我們愈時常、愈反復加以思維,它們就給人心灌注了時時在翻新有加無已的贊嘆和敬畏: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著名思想家何兆武老先生曾建議說:應當把“時時在翻新”譯為“日新又新”。由此可見,創新發展體現出人類有史以來對“變化”和“新”的渴望,它既是一種古老的哲學理念,也凝聚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和夢想,流淌在每一個人的血脈之中,成為人們生命的支柱和原動力。在當代社會,創新也是引領中國女性發展的原動力,在追求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的過程中,中國女性發展也需要理論、制度、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創新。 理論創新是中國女性發展的牽引 當代中國社會及中國女性的發展并不是自發的和盲目的,必須有正確的理論和思想觀念為指導,需要理論創新的牽引,因為只有這種理論創新發展才能為中國女性發展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和現實可能性。 毫無疑問,中國女性發展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為指導進行理論創新。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從歷史唯物主義視角闡釋女性解放問題,強調女性被壓迫現象伴隨私有制產生而產生,也必將隨著私有制的消亡而消亡。同時也強調男女具有平等的權利和地位,鼓勵女性參與到社會生產勞動中,認為這是女性解放的先決條件,并相信女性解放是一個歷史過程,女性解放受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以及上層建筑的制約,也正因如此,女性地位便成為衡量人類普遍解放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和尺度。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男女平等是一個基本國策,而落實這一國策的實踐既需要理論指導,也需要通過實踐推動理論創新。如果說一個民族要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離不開理論思維,一個政黨要站在時代的前列,就一刻也離不開理論創新的話,中國女性發展也必須有自己的理論指導,并根據中國女性在生存和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實踐問題不斷地進行理論創新,形成一整套與西方女性主義理論不同的,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為指導的理論體系。2013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發表了重要講話,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刻闡述了事關我國婦女事業和婦女工作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與發展的理論,為新形勢下婦女事業和婦聯工作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