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2021年中國生物醫藥技術創新高峰論壇暨湘江院士講壇第二期活動在長沙召開。活動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中國藥學會指導,由長沙市科學技術協會、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長沙市生物醫藥基因技術產業鏈推進辦公室、湖南省醫藥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由南華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000504承辦,湖南大學生物學院、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沙市企事業科協聯合會等單位協辦。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秘書長張宏翔、中科院、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院士專家出席論壇并作主題報告。全國政協委員、長沙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長沙市生物醫藥基因技術產業鏈鏈長王國海、長沙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李范坤、長沙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總工會主席楊金林等出席會議并發表了致辭。 湖南生物醫藥科技協同創新中心揭牌 為有效發揮全國學會科研智力資源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水平提升,助力生物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南華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湖南大學三方共建湖南生物醫藥科技協同創新中心,由南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游昌喬、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秘書長張宏翔、湖南大學生物學院黨委書記李勇軍進行了揭牌儀式,共同推動搭建科技服務創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形成產學研深度融合。 籌建湖南首家創新聯合體 南華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醫藥行業協會以及湖南航天醫院等10家單位發起和籌建湖南首家創新聯合體——湖南生命科學與醫療協同創新聯合體,聚焦生命科學領域產學研等創新資源,開展技術攻關。聯合體將廣泛加強與相關學會、省內外高校及科研機構的聯系,在有關政府部門和科協系統的支持下,積極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推動學術交流與產業發展,促進相關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快速轉化為新專利、新療法、新成果,助力湖南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簽署《俄羅斯科研成果技術轉移戰略合作協議》 為促進俄羅斯相關科研院所的國際先進醫療技術成果與湖南企業的產學研合作,南華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中俄文化教育發展交流協會、湖南麓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三方簽署《俄羅斯科研成果技術轉移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成果轉化平臺,促進技術轉移。全國政協委員、長沙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長沙市生物醫藥產業鏈長王國海、湖南省科技廳原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湖南省人才研究會會長楊治平、湖南省工信廳消費品工業處二級調研員陳湘安、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化處二級調研員劉紅、長沙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李范坤、長沙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總工會主席楊金林等領導上臺見證簽約。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發言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在報告中指出:在大數據的推動下,醫療體系的本質變化從診斷治療到健康保障。精準醫學的發展將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孕育巨大的市場空間。史上銷售額超過690億美元的10個藥,其中7個都是生物藥。不斷研發新技術、新產品,將先進技術與生物醫藥產業結合,建設現代生物醫藥及健康醫療產業模式,這是現代生物技術創新的必經之路。 全國政協委員、長沙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長沙市生物醫藥基因技術產業鏈鏈長王國海指出:創新是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生物醫藥產業。生物醫藥產業被譽為21世紀推動地區經濟增長的“鉆石”產業,是當今世界創新最為活躍、發展最為迅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要緊緊抓后疫情時代難得的發展機遇,突出創新引領,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向創新化、技術化、精細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要進一步完善政策、人才、資金、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等要素保障,推動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的創新交流與合作,鼓勵技術創新和聯合創新,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驅動型龍頭企業,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在院士、專家報告會環節,中國科學院研究員王秀杰發表報告:Using bioinformatics to identify new regulatory mechanisms;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主任蔣太交闡述《病毒基因變異分析與傳染病預測預警》;上海交通大學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魏冬青分析《人工智能超級計算精準藥物發現:抗衰老與新冠》;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夏青發布《前沿生物技術在未來細胞治療的應用》等前沿、專業報告。 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醫藥院士、專家、行業代表、生物醫藥基因技術產業鏈重點企業及高校代表及新聞界嘉賓共180余人,共同參加了2021年中國生物醫藥技術創新高峰論壇暨湘江院士講壇第二期活動,并見證國資控股、主板上市公司、湖南生物醫藥代表企業--南華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000504簽署《俄羅斯科研成果技術轉移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湖南生物醫藥科技協同創新中心、發起和籌建湖南首家創新聯合體——湖南生命科學與醫療協同創新聯合體,全面響應國務院頒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政策號召,積極參與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