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科技圈最熱的詞莫過于大數據、云計算、共享經濟等內容,雖然最新的概念已經逐漸被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取代,但作為整個IT行業基礎設施的云計算,依然有著其強大的生命力,并且持續保持著熱度。 據國外相關機構研究顯示,至2020年,全球的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3900億美元,回顧中國,幾大傳統云計算廠商,如騰訊、阿里、百度、華為等,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中,保持著高速的年復合增長率。 而由于中國云市場整個盤子太大,除了每年因為新增業務而產生的大量云計算需求之外,企業將傳統的服務器托管、租用等轉向云,也是助推云計算市場規模的一個重要原因,根據已有數據顯示,中國的企業在未來3年間,在云計算市場的投入占比,會從現階段的8.5%提升到16%。 在政策方面也是持續獲得利好,2017和2018年,工信部積極響應國務院的號召,連出兩份文件,鼓勵地方企業、地方政府“上云”,甚至有一些地方政府,出資百萬對上云企業進行補貼。市場繁榮、政策支持以及需求轉移,讓相關企業都對云計算進行了布局,除了傳統的幾大巨頭以外,也催生了其它一些擁有好產品的云服務商。 成都指南針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成都當地一家老牌做IDC服務的企業,主要經營數據中心,域名注冊,虛擬空間,VPS等產品,在互聯網基礎資源服務領域已經擁有18年的建樹,而聯網科技也早早感知到時代的走向,幾年前公司高層就已經謀劃著在云計算領域進行布局。經過了幾年時間的研發和迭代,指南針的云產品——聯網云,終于在市場中亮相。 在功能上,聯網云較為完整地沿用了當前較成熟的模式,打造了自己的公有云平臺znzcloud,在公有云這個重服務的領域,聯網云擁有先天的優勢,母公司聯網科技18年的運維經驗,幾乎可以無縫搬遷到云計算的業務中來,其運維售后團隊,在處理突發情況,工單受理等方面都擁有豐富的經驗,客戶遇到任何問題,即使是對技術不懂,只要能較準確的描述自身的問題,都能夠獲得很好的解決。 除了服務以外,聯網云的優勢還在于基礎資源,了解這個行業的都知道,云服務器是對數據中心里面的服務器以及帶寬進行整合,形成一個“池化”后的虛擬平臺,而用戶則可以在該平臺上靈活調配資源,目前承載聯網云的機房,其中一個是中國西部信息中心,這是西南地區最高品質的機房之一,被電信評定為五星級標準,也是整個四川網絡交匯的樞紐之一。而另外一個點位則位于北京的一處BGP機房,在滿足那些對異網訪問要求較高的客戶時能夠起到更好的作用。 技術方面聯網云采用了大企業使用的成熟開源解決方案,可以說做到了和大企業同臺競爭,在硬件上,大量優質機房和帶寬的儲備,使得聯網云也有著不可小覷的實力,雖然為消費者提供的都是優質的軟硬件和服務資源,但在價格上,聯網云卻顯得格外親民,以官網的價格來看,同樣配置的云服務器,聯網云的價格大致是市場價格的6-8折,可謂是誠意滿滿。 除了公有云價格的優勢,聯網云還根據以往眾多客戶的經歷,制定出了金融、電商、移動互聯和游戲等行業的解決方案,并且在實踐中取得了成功,獲得了客戶較高的評價。 云計算的競爭已經進入到下半場時間,除了良好的使用體驗,優質高效的服務,也會是用戶關心的重點,而聯網云是定位于本地市場,想必在四川本土,聯網云依然可以獲得寶貴的一席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