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車輛發生事故時,我們通常習慣拿起電話報保險,叫救護車,但凱勵程卻在一點點改變這一習慣,用一種更簡單、更迅速的方式。2020年5月25日,凱勵程宣布成立806碰撞研究院,這一重要卻小眾的研究方向,注定吸引不了鮮花和掌聲。 提到凱勵程,人們很容易聯想到汽車安全,聯想到凱勵程APP上違章代繳、折扣加油、行車數據等常用的功能,但凱勵程最引以為傲的是碰撞救援,一項用戶感知度很低的服務,一項為所有凱勵程用戶免費提供的服務。 每天,凱勵程后臺會收到9千萬次左右的碰撞預警,真正的事故就藏在這海量的數據中,806碰撞研究院就是探索如何才能迅速且準確地篩選出這些事故。凱勵程需要在找到真正的事故信息后,去電聯系車主并協助車主聯系所需要的救援,在嚴重事故中,無法聯系上車主時,主動為車主聯系三方救援,這些動作確保在4分鐘內完成,為救援“黃金一小時”節省出更多時間。這背后是數百萬車主及乘客的安全。 在碰撞救援上,國外不乏先例,基本是以政府主導,主機廠參與的模式,比如歐盟推行的E-Call。但目前,凱勵程需要獨自完成這一切。早在2013年,凱勵程主要業務方向是車輛安全。隨著用戶的增加,事故也就成了難以忽視的存在,凱勵程順勢成立了碰撞研究小組,目的就是及時檢測到用戶發生碰撞,為用戶提供救援幫助。小組一共4人,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的決定顯得十分理想主義。 碰撞研究小組目的很明確,過程卻是從零開始,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碰撞檢測研究上,國內外能參考的資料太少了,要知道歐盟的E-Call也是在2014左右才逐步落地。技術和專利大多集中在汽車主機廠手里,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凱勵程顯然得不到主機廠的支持。 研究過程就是一個燒錢的過程,對于沒有融資的凱勵程來說并不輕松,但公司十分有耐心,未設定交付期限,研究小組的工作在一個門牌號為806的房間開始了。公司員工在提到碰撞研究小組時,覺得神秘而又崇拜,崇拜是因為大家有一個共識:車輛的安全很重要,但車上人員的安全更重要。 2017年4月,凱勵程碰撞實時檢測系統正式上線,此時距離研究小組成立已有4年時間,不過碰撞研究小組的壓力一點沒有減小。檢測系統一上線就發揮出了作用,特別是在單車事故中,碰撞實時檢測系統往往能極大地為駕駛員或乘客縮短救援時間。但是,誤報也使少量用戶抱怨,客服電話沒事也打電話,碰撞研究小組只有不斷在設備和算法上想辦法,提升可靠性。 一方面通過硬件內的傳感器捕捉異常駕駛數據,用邊緣計算等技術提升數據傳輸效率,降低了環境的干擾,確保數據的精度;另一方面,借助平臺積累的碰撞樣本大數據,對事故多發路段、多發地點的權重進行調整,結合季節性、周期性規律,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進行深度擬合,最終構建深度學習模型,以捕獲用戶當前節點的異常,從而提升每個用戶碰撞檢測的準確率和及時性。 2019年12月5日,凱勵程碰撞實時檢測系統迎來重要升級,系統V4.1版本正式發布,在維持精準度的前提下,碰撞推送量提升40%,在碰撞救援過程中進一步減少人工判斷的工作量,縮短救援時間。此外,凱勵程硬件也有了新的升級,在原來硬件的基礎上,凱勵程自主研發了凱勵程S,將原硬件功能與行車記錄儀,新加入了E-Call一鍵救援按鈕,使碰撞救援更加完善。 凱勵程投入如此多人力和物力進行研究,卻又無償為用戶提供碰撞救援服務,或許令人有些費解,凱勵程給出的理由很簡單,這不是該談錢的地方,生命開不起價。 目前凱勵程碰撞數據庫典型樣本已超過26萬條,來自于159個機動車品牌的脫敏數據。隨著數據量的增加,僅是今年截至11月,已檢測超過10萬起事故,作為檢測系統核心算法的“碰撞大腦”也已迭代至第五代。在今年5月25日,凱勵程正式成立806碰撞研究院,經過7年的成長,凱勵程碰撞救援也進入了新的階段。凱勵程所做的不僅是碰撞檢測,還有與之配套的平臺服務,在2018年申請了952149客服專號,為用戶提供24小時服務。同時,凱勵程打通主機廠、醫院、4S店等多方資源,嘗試推動救援力量直通通道的建立,讓救援更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