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能擁有這么漂亮的美術館,還能美術界專家前來舉辦全國性研討。放在以前,村民們想都不敢想。”9月21日,在中國鄉村美術館前,余東村黨支部書記余良耀激動地說。 ▲中國鄉村美術館 余東村位于錢江源頭的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原本是個普通的小山村。在上世紀60年代,該村一些村民以剪紙、刺繡、木刻等傳統民間工藝為基礎,并開始嘗試繪畫,毛老虎、鄭根良、余統徳等都是余東村第一批農民畫家。上世紀70年代,他們參加了衢縣文化館舉辦的業余美術創作學習班后,創作的興趣愈加濃厚。在幾位骨干的帶動下,村里逐漸形成了書畫創作的傳統。 ▲余東農民畫 余東村濃厚的農民畫創作氛圍引起了柯城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區里決定將余東村作為農民畫特色村加以培育。2003年以來,在區、鄉兩級支持推動下,村里先后建起了余東農民文化創作協會、文化活動中心、文化禮堂等文化陣地,畫家們不僅在國家級、省級比賽中收獲了一大批獎項,還走出村門,先后到市區、省城、京城辦畫展。省、市、區領導先后到余東村調研,極大推動了農民畫的發展。 ▲農民畫衍生產品 經過近40多年的政府推動培育發展,如今的余東農民畫更是走上了產業發展之路,先后開發出了裝飾畫、絲巾、雨傘等60多種衍生產品,更是帶來了中國鄉村美術館、大師工作坊、主題精品民宿等一大批產業項目,為余東村和農民畫家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全村800多人,從事繪畫的有300多人。2019年,余東農民畫年產值高達800余萬元,通過農民畫增加村集體收入60余萬元,農民畫骨干年收入20余萬元,走出了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南孔畫鄉余東鄉村未來社區”項目正式啟動 “這是余東農民畫發展的又一里程碑,更是柯城區堅持文化引領鄉村振興的又一新起點。”在當天舉行的“決勝全面小康——全國農民畫研討會”上,柯城區委書記朱素芳表示。研討會上,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馬鋒輝,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美術雜志總編尚輝,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孫建君,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鄭工,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鄭巨欣,中國美院教授、潘天壽紀念館館長陳永怡,浙江畫院一級美術師羅劍華等大咖云集中國(余東)鄉村美術館,共同參觀全國農民畫聯展和余東農民畫創意設計成果展,共商農民畫新發展。 ▲浙江省美術家協會與柯城區溝溪鄉人民政府簽約成立“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余東農民畫創作中心” 現場,還舉行了“南孔畫鄉余東鄉村未來社區”項目啟動儀式。下一步,余東鄉村未來社區建設項目重點圍繞“一心、四片、一廊”為重點,旨在實現“未來村居、未來村業、未來村文、未來村智(治)、未來村民”五大圖景,借鑒國內外未來社區建設經驗,把“特色”做成“景色”,將“景色”演變為“特色”,演繹獨特的余東鄉土風情和民間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