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處于平穩可控階段,各地復工潮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2月25日,據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叢亮介紹,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復工率超過90%,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江西超過70%。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的抗疫大戰中,隨著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先后拔地而起,讓市場充分認識到裝配式建筑的效率與優勢。隨著疫情逐步緩解、市場信心回暖,裝配式建筑有望迎來高速增長契機,助力美好置業(000667.sz)“一主兩翼”駛入發展快車道。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將倒逼城市居民更加注重產品及建造過程的綠色、健康,對于房屋的綠色健康屬性需求將上升,并長遠地影響消費習慣,深耕裝配式建筑業務的美好置業,將會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疫情之下裝配式建筑優勢凸顯 在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由于采用裝配式的新型建筑方式建造,在數千萬網友擔任“云監工”的情況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僅用了10天的時間,先后拔地而起,憑借著效率高、成本低、污染少等優勢,被稱為綠色建筑典范。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認為,在抗擊疫情工作中,通過火神山、雷神山等醫院的建設,裝配式建筑顯示了巨大優勢。通過這次疫情,我們更加堅定了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決心。現在的關鍵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讓裝配式建筑做得更好。 不僅如此,如今裝配式建筑也得到了公積金貸款政策的支持。2月26日,東莞調整公積金貸款政策,鼓勵人們購買裝配式建筑的住宅:將公積金貸款最長貸款年限統一規定為30年;可商貸轉組合貸;進一步放寬貸款申請人條件,壓縮審批時限,對裝配式建筑等三類情形給予上浮可調貸款,最高上浮20%。 美好置業聯席總裁、美好房屋智造(集團)董事長何飛也提到,此次疫情對房地產和建筑行業既有危也有機。一方面,受疫情影響,房地產企業資金鏈、銷售、拿地、供貨均受較大影響。但是,這次疫情讓健康住宅、裝配式建筑更加受到社會關注,裝配式政策的加速提升和鋪開十分可期。 裝配式建筑業務作為美好置業重點發展方向,符合未來建筑行業發展趨勢,隨著市場充分認識到了裝配式建筑的優勢,公司將迎來廣闊的增長前景。 平安證券研報提到,2012-2018年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增長至2.9億平米(占新開工面積13.9%),年均復合增速65.2%。預計2021年我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其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占比超50%,看好具有規模化優勢的龍頭企業。 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企業復工有序進行,裝配式建筑或將進入發展快車道,美好置業的房屋智造業務也有望“乘風而上”。受益于“先發優勢”,美好房屋智造裝配式生產基地已在全國布局達14家。截至2019年三季度,共計簽約訂單26個,合計簽約面積222.16萬㎡,簽約金額42.15億元。2019年1-9月完成產值3.39億元,已進場施工的項目16個,有助于強化公司經營突破能力與生產交付能力,為用戶提供裝配式最完善、最有效解決方案。 穩健財務護航業務發展 除了增長前景廣闊以外,美好置業穩健的財務狀況也將護航業務更好地發展。美好置業2019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房地產業務板塊預售項目期末預收款項達90億元,將在以后期間逐步確認收入。 不僅如此,截至2019年9月,美好置業新增授信40億元,實現融資凈流入近22億元,同比上年同期增加115%,充分顯示出金融機構對公司發展戰略、運營能力和業務前景的信心。另外,美好置業新灘美好未來新城已獲得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蔡甸支行期限為13年的6億元低息貸款,支持美好未來新城PPP項目建設。 何飛提到,為了有效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美好置業將借助新型的融資方式,以更貼近消費者的經營方式,不斷升級產品的競爭力,建立穩固的產業生態聯盟,提高資產流動性,資金退出保障更高,以聯合體抵抗風險。 展望2020,美好置業董事長劉道明認為,房屋智造作為“一主兩翼”戰略格局的“一主”,發展目標是從房地產業轉型為“房屋智造”業。我們要擁抱時代變化,逐步推進標準制定、市場主導、采購定價和產業整合,積極做行業的領先者。 產業興鎮與現代農業作為美好置業的“兩翼”,符合行業發展趨勢。農業通過農產品深加工,通過品牌化打造,更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產業興鎮也已經逐步探索出了合理發展的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