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美零售付費會員制研究報告》聚焦零售付費會員制,剖析其背后的商業邏輯、作用機制、設計原則,梳理中美零售付費會員制發展歷程,通過“四個維度+五種場景+八家企業”詳細分析中美零售付費會員制發展現狀。 文/宋寧 智庫分析師 付費會員制在各個商業領域的實踐應用,都是和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在全球不同的商業市場上,不同的企業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它們為消費者提供的商品也不盡相同,所以付費會員制在各行業的應用有多種形式,同時又存在變化的可能性。 智庫基于大量桌面研究以及對相關企業、行業內人士的深入訪談,撰寫了《2018年中美零售付費會員制研究報告》。 什么是零售付費會員制? 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的商業模式下,刺激消費者購買會員的“付費點“是不一樣的,會員身份承載的意義也是不一樣的。根據我們對目前市場上應用付費會員制領域的觀察,發現其集中應用于以下四個情形。 1.實物零售 零售企業提供給付費會員的每一個實物商品都是有成本的,而且它們無法較大幅度的壓縮商品的邊際成本。因此,付費會員制應用于零售行業時,會員身份和商品購買行為是分離的。這使得零售付費會員制有“二次付費”的屬性,即消費者為零售企業帶來兩次付費行為,第一次是為會員身份買單,第二次是為完成商品所有權交易而買單。 2.數字化產品 對于數字化產品交易來說,消費者只有一次付費行為。這種情形下,會員身份與商品消費行為是重疊在一起的,即商品的成本轉換成了會員身份所代表的權益。這背后的邏輯是數字化產品的邊際成本近乎為零,企業可以為會員提供標準化產品,并以標準單價向會員批量售賣,此時企業的服務規模是沒有上限的,它可以向會員無限供應海量標準化產品。 3.服務業 服務業的特點在于,它們和消費者之間存在著真實的交互關系,因此每個企業能夠提供的服務規模是有上限的。每個人的消費能力有很大的彈性空間,而酒店、航空、美容美發、健身房這些服務領域的供給能力是相對有限的,所以服務業執行會員制度的目的在于,通過消費能力來衡量會員身份。服務業會員制度的邏輯是消費能力決定會員身份,且消費能力與會員權益高度綁定。 酒店和航空的會員,不需要消費者花錢購買會員身份,而是由消費行為決定會員等級以及能夠享受的權益。比如,住酒店的次數越多,坐飛機的次數越多,對應獲得的會員等級越高,這個會員等級是消費能力的體現。 美容美發、健身房的會員,在消費者辦卡的同時,就已經獲得了會員身份。這種場景下,消費者不是為了會員資質付費,本質上是直接為消費行為付費。辦卡付出的金額相當于提前儲值,用作抵消之后每一次消費的成本。 4.消費聚合平臺 信用卡是一個典型的消費權益聚合平臺。消費者可以通過交年費來辦一張信用卡,也可以不付費來獲得信用卡,這時,信用卡的持卡者即獲得了會員身份。信用卡提供的的會員權益相當于一個“消費權益包”,囊括了酒店消費權益、航空出行消費權益、還可以售賣給會員實物商品或虛擬產品。信用卡會員制背后的邏輯是,信用卡整合了第三方的消費權益提供給會員,帶來的卻是會員與銀行之間的高粘度關系。 除了信用卡之外,還存在小黑魚、環球黑卡這樣的消費權益聚合平臺。只有首先付費成為會員,才能享受平臺所提供的權益。它們不僅提供消費類特權、服務類權益,還可以售賣實物商品。 付費會員制能夠應用的行業多、范圍廣。大多數情況下,用戶為商品成本付費的同時就可以獲得會員身份,即付費會員身份與商品消費行為是重疊在一起的。但是,零售行業的付費會員制具有明顯的“二次付費”屬性,消費者會單獨為會員身份付費,是嚴格意義上的付費會員制。因為,本文研究的內容劃定為零售付費會員制。 《2018年中美零售付費會員制研究報告》指出,零售付費會員制指代的是付費會員制在零售行業的應用。它是一種用戶管理手段,也是一種企業定義會員的方式。企業采用零售付費會員制,滿足了特定的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長期、穩定、重復的現金流,是零售付費會員制的優勢和本質特點。 零售業的付費會員制與其他行業的付費會員制最根本的區別在于,消費者需要在購買商品之前,為會員身份進行單獨付費。這意味著,消費者在購物時發生了兩次付費行為:第一次是為身份付費,第二次是為商品付費。 “四個維度+五種場景+八家企業” 詳解中美零售付費會員制 為了分析付費會員制在零售企業中的商業價值,我們按照四個維度對目前主要的零售付費會員制應用場景進行歸納,總結出了五種應用場景。之后,基于商業視角,立足企業發展現狀,分析典型的八家零售企業,了解其打造付費會員制的模式與特點。 圖片來源:《2018年中美零售付費會員制研究報告》 智庫認為,付費會員制承擔了諸多角色,它是一種用戶管理方法,也是企業的營銷方式、經營策略。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他們愿意為更優質的商品和服務支付一定的溢價成本,會員身份成為了能享受更優購物體驗的載體。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付費會員制的廣泛應用,透露出零售企業服務觀念的轉變。 這背后透露出的訊息是,企業付諸資源希望建立與用戶之間持續而動態的交互關系。企業站在打造循環價值的角度思考,打破原來“單次交易獲得盡可能多的利潤差”的盈利模式,愈加關注如何更好的服務現存頭部客戶,以及希望通過開展付費會員制為企業帶來更多價值增量。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閱讀《2018年中美零售付費會員制研究報告》,了解更多付費會員制在零售行業的應用。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對觀點贊同或支持;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