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腦信息學大會今年北京做“東家” 多位國際專家將出席 人工智能行業的火爆勢頭依然不減,相關媒體還發布過每10.9小時誕生一家AI企業的消息,在不久前更有傳言稱人工智能或將被列入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試點,種種的跡象都表明人工智能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將持續成為國際范圍內的熱點,在各領域內得到廣泛的應用。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人工智能技術中的關鍵一環,腦信息學近些年也風生水起,成為各種學術會議中頻頻出現的一個關鍵詞,并因此開始衍生出一門龐大的系統學科。相關專家介紹稱,腦科學狹義的講就是神經科學,是為了了解神經系統內分子水平、細胞水平、細胞間的變化過程,以及這些過程在中樞功能控制系統內的整合作用而進行的研究。廣義的定義是研究腦的結構和功能的科學,還包括認知神經科學等。人腦對信息的處理采用的基于符號的串行邏輯推理過程,一開始就被現代數字計算機所采用,這也是腦科學與人工智能關系密切的原因所在。 一直以來腦科學研究都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與腦科學相關的大會也頻頻舉辦。在全球范圍內久負盛名的國際腦信息學大會在英美等國家相繼舉辦后,今年將于11月16-18日在北京舉辦,目前該會議已經進入緊張的籌備階段。從國內各企事業機構報名參與此次活動和投稿的熱情預判,至今已經是第十次舉辦的此次大會或將達到空前規模。 記者獲悉,2017腦信息學大會由國際網絡智能協會(Web Intelligence Consortium)主辦,由北京工業大學未來網絡高精尖創新中心和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承辦。大會主辦方負責人透露說,由腦科學和信息科學科學兩大要素構成的人工智能行業在國內外正處于迅速發展階段,為了將此次大會打造成一場集實用性、權威性于一身的國際型活動,他們對會議進行了精心安排。 “腦科學業界的知名學者專家和機器學習領域的大咖大牛,陣容堪稱強大!”主辦方負責人稱。據悉,目前已經確定在此次大會上進行主題報告的專家包括神經科學專家Alan Evans(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 and Hospital, 加拿大),以及機器學習領域的專家Tom Mitchell(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美國),兩位人士均在相應的專業領域擁有極高成就和威望。其他進行大會報告的專家還有Adam Ferguson(美國),Michael Hawrylycz(美國),Dinggang Shen(美國),畢彥超(中國),以及胡斌(中國)等國內外知名教授。據了解,2017國際腦信息學大會將由認知和大腦科學的計算基礎、人腦信息加工系統、腦大數據的分析、策展、與管理,腦與精神健康的信息學范式,以及類腦智能與計算等五大部分內容構成,將分別在計算、認知、生理、模擬、物理、生態和社會視角等方面,以多維度對腦信息學領域最新學術進行分享。 主辦方表示,為展示國內人工智能等科研成果,本次大會歡迎從事腦科學、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研究的企事業機構積極提交相關學術論文,分享技術成果。論文提交將于四月初截止,各機構或個人可登陸2017國際腦信息學大會官網(http://bii.ia.ac.cn/bi-2017/),或聯系會議主辦方(E-mail:hi.yangyang@hotmail.com)咨詢活動參與和論文提交等事宜。 |